当体育跨界商业、文旅、科技、时尚,迸发出的不仅仅是观感上的热烈,更是对一座城市软硬实力的全面激发。随着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于日前正式启动,以“尚嗨运动”为核心IP,一系列深度融合“文旅商体展”并覆盖全年、全域的体育消费大餐已悄然呈现。与此同时,作为上海体育消费节重点联动项目——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,也在“五五购物节”期间强势“出圈”,将体育消费的概念又一次推向高度、纵深与广度。
体育与消费多维度融合,让五一假期的申城商圈更显火热,也为上海这座国际化都市注入了更强劲的经济新动能。
2025年上海体育消费节以“尚嗨运动”IP为核心,突出“1+2+3”框架:建设1个联动资源库,举办2大核心项目(资源推介会和国际赛事文化及体育用品博览会),推出3类融合性消费场景(运动装备共惠、健康美食共融、赛事户外共玩)。活动持续至11月,覆盖世界赛艇锦标赛、ATP1000大师赛、上海马拉松等国际顶级赛事,及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、哈扎劲运动会等富有海派城市个性的本土特色赛事。
从活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看,2024年上海人均体育消费已达4362.7元,总规模约1082亿元,较前一年上升6.4%。其中,服务型体育消费占比与实物型相当,并呈不断上涨趋势。这一方面说明上海体育产业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,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体育需求正向体验式、沉浸式、复合式方向拓展。
深耕“体育+”模式,无疑是本届消费节的一大亮点。让体育为底层逻辑,激活商圈、文化、旅游等板块,全面打通“线上线下、场内场外、赛事与生活”三重场景,实现人流到消费的精准转化。如此,体育作为城市经济的催化剂,带动的不仅是现场观赛、运动装备购买,更是城市形象提升、活力社群再造以及文化情感的凝聚。
普陀区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是上海体育消费节的重要联动项目。“半马苏河”自2022年首次发起;2023年入选上海体育消费节典型案例,2025年更跨入国家级“A类赛事”行列,与“上海城市业余联赛”“上海时尚潮流运动生活节”实现多重联动,成为助推上海体育消费的一块金字招牌。
今年,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全面提档升级,以1+6+X的格局贯穿整个“五五购物节”:“1”是指端午小长假期间的半马苏河公园主会场,“三天狂欢”将举办30场潮流运动赛事,50多个品牌到场,预计吸引2万人次参与;“6”是指中海环宇城、环球港、天安千树、桃源派、长风大悦城、桃浦国金冰上运动中心六大商圈联动,分别举办分会场挑战赛或主题活动;“X”代表更多跨界合作与创意联动,包括引入国货老字号品牌、举办跨界市集、沉浸式运动番剧等,为全民健身注入更潮更炫的“次元”元素。
从早期的“社区+赛事”到如今的“商圈+城市滨水区+文旅+品牌跨界”,这一场聚焦苏州河水岸资源的小而美运动生活节,正在向更高能级、更广地域、更大群体辐射,成功走出了一条“由区域品牌迈向国家名片”的升级路。对上海而言,“半马苏河”的崛起正是城市在体育消费领域不断推陈出新的生动写照。
体育与消费的跨界融合,在上海各区百花齐放。普陀区另一个标签“五五购物节”,与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联手,让假期商圈人气倍增。中海环宇城“Give me 5运动五项挑战赛”带来骑行、伟德官网乒乓、VR滑雪、划船机等趣味打卡,年轻人忙着比拼耐力,亲子家庭则在游戏闯关中收获笑声;环球港、天安千树、长风大悦城等热门商业体也接连组织咖啡跑、龙舟潮玩、Candy RUN等活动,进一步拉动文化消费、夜经济和“票根经济”。
“半马苏河”只是一个缩影。全市范围内,5月接踵而来的中国坐标·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、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、电竞嘉年华DreamHack,以及更多跨区、跨行业项目,持续为申城“燃动”消费热度。对商圈而言,体育是天然的“流量担当”;对体育活动而言,商圈提供丰富多元的场域和商业配套。二者互为支点,形成强大的消费闭环。
在全龄、全域、全业态多重视角下,上海的体育消费已不止于赛事打卡与装备购物,还延伸至体育培训、运动社交、户外探索、电竞嘉年华等增量领域。体育与文创、非遗、伟德官网国潮、夜经济的结合,正加速酝酿海派体育消费的独特风格。
普陀区作为“一江一河”水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依托苏州河日益改善的水质及沿岸多元商业资源,在划船、龙舟、赛艇、冰上运动等项目上不断突破,形成了可供全年龄段体验、兼具夜间消费吸引力的新场景。以“南岸走起来、北岸跑起来、中间划起来”为远景构想的“半马苏河”,正在成为上海滨水公共空间与体育消费深度融合的最佳模板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最新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,女性、亲子及青年群体正在成为体育消费主力。户外运动、冰雪运动、虚拟运动等新兴运动形式迅速升温,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人们对生活品质、身心健康,以及社交文化的综合追求。而“半马苏河”等一系列拥有丰富跨界要素的运动生活节,正契合了这一需求——除了运动,还有音乐、美食、亲子、二次元、萌宠等时尚元素,让市民在水岸户外共享生活乐趣。
当体育赛事从专业化走向大众化,当体育消费从单一供应转向市场多元,所释放的不仅是经济效益,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“软实力”。体育活动对健康理念的倡导、对市民归属感的塑造、对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提倡,都与上海“人民城市”理念深度契合。
在这背后,“政府搭台、市场唱戏”的新路径逐渐清晰。政府不再是包办主体,而是以公共资源与核心IP为支点,引入社会资本与品牌企业,让各方资源精准对接、优势互补、深度联动。无论是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持续吸纳国潮老字号、多家跨界品牌;还是徐汇、静安、浦东等地接连推出电竞、马术等多元项目,都意味着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尝试已趋于成熟。体育赋能城市更新,商业资源反哺大众健身,二者在良性循环中,共同打造出富有海派风情和世界影响力的城市体育消费生态。
无论是上海全市层面的体育消费节,还是普陀区“半马苏河”等区域特色运动生活节,都在不断印证一个判断:体育正在从工具化的“比赛”“器材”之功能,跃迁为更具文化价值、社交属性、产业融合度的“城市新动能”。这背后是市民对健康与体验的更高需求,是政府对高质量城市治理的更深思考,也是企业对市场机遇的主动开拓。
当体育与一座城市的烟火气、商业活力、文化底蕴交融于一体,所迸发的能量不仅是“假日里满满的人潮”,更是助推上海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长效动力。